維真、Coco、以及其他曾經在我們家待過的印尼姊姊/阿姨們,與我們一樣同為人生父母養,她們來到異鄉後如此努力工作、認真生活,還必須時常承受社會的異樣眼光、必須在職場付出大量情緒勞動,卻鮮少能擁有身而為人的尊重。
實質收入較好理解,即是指一國的實質GDP。國際貿易學者則鮮少探討是否有共通的防疫政策。
但在經濟學家眼中,答案沒有這麼斬釘截鐵。好比,台灣感染案例更低,因此採韓國政策就代表要增加現行Re,也就是放鬆現行管制。他們使用流行病學的常用指標:基本再生數(BasicReproduction Number,R0),意思是每一個感染者平均會傳播給多少人。「隔離實在太無聊……」談到研究動機,3人半開玩笑地說,但他們隨後也點出了幾個關鍵動機。假設,世界各國都向好學生看齊,採用韓國政策防疫,各地的經濟狀況會變好嗎? 檢視經濟狀況的指標有兩項:實質收入(real income)和人民福祉(welfare)。
」 因此,若一個國家產業愈能遠距工作,經濟衝擊也相對愈小。若R0小於1,傳染人數變少,疾病便會逐漸消失。但本來就容易想太多的我,還半開玩笑的跟朋友說,背包裡面要放一把小刀防身,萬一跟《即刻救援》的劇情一樣被綁去賣掉,我們可沒有地表最強老爸可以來救我們。
但這一傳卻等到凌晨一點半,開始下起傾盆大雨,才等到她回覆說因為加班太晚,所以直接睡在同事家了。那朵大向日葵插在塑膠袋裡,跟著我們在香港到處跑跳,也越來越失去向日葵該有的美。她們拉扯多次,U也被折磨得很痛苦。我們就在晚上十一點多的時候,根據地陪的指示,搭計程車從飯店前往I小姐的住處。
而跨國的異國戀講究實際的付出,我可以一個月、三個月、半年、甚至一年才見對方一次,但不管時間多長,我們都還是要回歸現實,真實地參與彼此的生活圈,實際體會到愛情的溫暖與付出才能算是真正的戀愛吧。寫這篇文章時,也重新再問過U的想法,她看完我寫的初稿後,說她正在流淚,因為想起那晚傾盆大雨,不管在哪個屋簷下都被噴到雨的傻子。
我還得搶走她的手機,對這個放我們三次鴿子的女人說抱歉,她喝醉了。網戀和異國戀的開端有時候非常像,可能有的人認為我們是異國戀,而對方卻覺得我們只需要下班說說話,互相關心即可。文:張菀宜 想起幾年前在大學,還很青春熱血的時光裡,曾經陪著朋友(以下簡稱U)一起勇闖香港,陪她去找連真面目都沒看過的愛人。只是難免讓人擔心,從未見過對方真實的樣子就在一起,真的安全嗎? 每天打開新聞,看到那些被感情詐騙的人,深情地控訴曾經以為對方是真的愛他,急著想要把自己辛苦賺到的錢匯給對方,都覺得挺無奈的。
U傳了封訊息給I小姐,說有東西要親手送她,可以等她下班回來。以前的我還認為網戀也能算是一種戀愛,只要彼此有情,且真心真意,再大的困難都不是困難。我知道她付出了真心,實際上也付出了時間、金錢,她想要的是健全的關係,而對方想要的大概是下班後可以趕走寂寞的溫暖吧。我也在這當中看到平時理性的U,也會有失控的一面。
到了包裹上的地址時,我鬆了一口氣,我以為那會是一個廢棄工廠或是無人的公寓,然而其實是一個還算大的社區,一樓還有公共空間。只為了填補自身的寂寞,讓下班後空蕩的家裡不那麼安靜,可是兩者卻代表著不同的意義。
當然她們有視訊過多次,I也曾經寄過一箱香港的零嘴給U。我分不清U有沒有哭,但我確定她最後一天的臉上只有滿滿的疲憊與失望。
對方已經是事業成功的女姓(以下簡稱I),而還未出社會的我們不懂愛情與麵包的平衡,還在盡情地揮霍青春,奮力地跳進愛情的泡泡裡。即使如此,每次跟U開玩笑說小心被騙,她也還是樂在其中而無法自拔。出社會後的我再回首看這段感情,可能有點笨拙,有點愚蠢,甚至有些矯情,也漸漸懂得愛情與麵包平衡之必要,不過真摯的感情卻也是現在最難能可貴的。等到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,才發現要擔心的不是出國初體驗的我,而是這個I小姐的真面目。一直到這段關係已經索然無味,加上時間與距離的煎熬,U才慢慢放棄I。那一晚雨下得很大,我們先是被計程車坑路費,繞了一大段路才回到飯店,三個人又只有一把小傘,衝回飯店的短短幾秒還是讓我們淋濕了一半。
我記得有一晚U喝醉了,她哭得很慘、吐得很慘,發神經似地打給I,哭吼著她說不出來的痛苦。終於到了香港行的那天,才剛到飯店安頓好,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花。
那是我第一次出國,打著邊旅遊邊冒險的旗幟,我沒想太多就加入這個突如其來的行程。網戀的戀愛只發生在網路上,就算不要跨國也可以發生,今天就算我跟對方都住在同一個城市,或甚至對方早已有家庭,我也可以跟任何人來場甜蜜卻又不切實際的網戀
俄軍並沒有透露演習的具體時間。不過,也不能排除俄軍確實制訂了具體的軍事目標的可能性。
」佩斯科夫強調,俄羅斯「不會也不曾威脅任何人」。這名發言人還警告說,俄方破壞穩定的行動有可能導致2020年夏天在歐安組織框架下實現的停火局面付之東流。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,並受到刑事追究。俄羅斯警告西方不要派兵 俄羅斯總統府發言人佩斯科夫(Dmitri Peskov)則在上星期警告西方,不要向烏克蘭派兵,「否則必然會導致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的局勢更加緊張」,俄方「將不得不採取額外措施來確保安全。
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已經在4月2日向烏克蘭方面許諾以「毫不動搖的支持」。©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: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,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,不得擅自使用。
文:文山/李魚(路透社、法新社) 一名北約發言人對德國《世界報》表示,北約將繼續支持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,將繼續高度警惕、密切關注局勢發展。他認為,俄羅斯「並未參與烏克蘭衝突」,而是指責烏克蘭政府軍在邊境地區大肆挑釁。
分析人士猜測,俄羅斯在邊界地區增兵的動機有可能是展示實力的象徵性舉動,旨在測試美國總統拜登支持烏克蘭的意願究竟有多強。北約還指責俄羅斯在兩星期前破壞停火協議,導致四名烏克蘭士兵身亡。
法國、德國政府也做出了類似表態。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也指責俄方的挑釁行為正在導致局勢升級,並且警告俄羅斯「切勿企圖恐嚇或者威脅美國的夥伴烏克蘭。」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(Josep Borrell)也在4月4日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(Dmytro Kuleba)通電話,表達了歐盟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「堅定支持」。最近幾星期以來,烏克蘭方面已經多次指責俄軍在邊境地區的挑釁行為,並指出「槍擊明顯增多」
北約還指責俄羅斯在兩星期前破壞停火協議,導致四名烏克蘭士兵身亡。」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(Josep Borrell)也在4月4日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(Dmytro Kuleba)通電話,表達了歐盟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「堅定支持」。
」佩斯科夫強調,俄羅斯「不會也不曾威脅任何人」。俄軍並沒有透露演習的具體時間。
©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: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,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,不得擅自使用。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已經在4月2日向烏克蘭方面許諾以「毫不動搖的支持」。